槐是黃土高原、華北高原的大眾樹種,屬落葉喬木,常種植在庭院、屋邊、路畔、山間這些大凡其它樹種不大容易成活的地方。
槐被北方、西北方的土地所喜愛、青睞的原因,恐怕是源於槐樹的生長習性和實用價值,而不是源於它的材用價值。
從我的印象來看,槐樹的生命力極其強大,而且它的耐旱能力尤為突出。北方的槐樹不僅容易在院落、路邊成活,而且還容易在乾旱的黃土高坡成活,更容易在岩石崚嶒的山間成活。
只是,相對來講,生長在院落中的槐樹長得稍微滋潤一些。可能是因為槐花開得繁盛容易招人喜愛、花香濃郁容易使人沉醉,樹葉鮮潤,是家兔的食物最愛;可能就因為槐的主人時時會想到、聞到、用到槐花、槐葉,槐樹往往就容易輕易得到些許主人澆灌的恩賜。
而生長在黃土高原的槐樹,大概是槐樹中最不幸的種群,那些地方往往土地貧瘠,風沙肆虐,雨水稀少,槐樹往往生長得乾枯、羸弱;即使在槐樹溢花的季節,也會因為這些樹的花開得乾瘦、枯萎、稀疏,而得不到青睞和恩寵。
相對來講,山中的槐生長的更自然、更野性、更純粹、更綠色一點。雖然山中的土地也貧瘠,雖然山中的各種各樣的草木不可能得到人的澆灌,但是,因為山間的枯枝敗葉往往會腐化成天然的肥料,因為那些枯枝敗葉本身還可以化為地膜防止水土的流失,因為山中的樹木、花草往往因生命力的完全而容易成林、成片,所以,山中的槐樹就迥異於黃土高坡的槐,就有別於庭院、路旁的槐。當然,由於山中的槐的生長氛圍、面積、數量的問題,它們也更容易受人的喜愛。
其實,山中的槐受更多人的喜歡,恐怕不是由於山中的槐生長得繁盛、茂密、粗壯,而是源於山中槐花稍特別的鮮潤、芳香、繁盛罷了。對於槐花,大多數人會有深刻的印象,可能就是因為槐花往往開得鮮潤、芳香、繁盛。
據辭書講,槐花為多生花,總狀花序,蝶形花冠,盛開時成簇狀,重疊懸垂;小花多皺縮而捲曲,花瓣多散落,完整者花萼鍾狀;以黃色或黃白色多見,也有其他顏色如紫紅色。槐花一般在每年4-5月開花,花期一般為10-15天左右。
槐花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,每到盛夏花期來臨時,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,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,沁人心脾。
槐花讓人喜歡的主要原因恐怕不僅是由於花色素雅,恐怕還是因為槐花的芳香馥郁。槐花的氣味淡雅、清新、馥郁、芳香,味道香醇,讓人感覺比月季兒的芳香淡雅,比梨花、桃花的濃郁,往往使人沉醉、陶醉、迷醉。
而且,槐花往往開得精緻、細巧,輕薄如絲的白衣裹著亭亭玉立的花蕊,嬌美而不造作;槐花往往開得玲瓏、鮮潤,沒有牡丹的富貴與大氣,沒有玫瑰的火熱與執著,卻讓早春蕭瑟的大地處處洋溢溫馨、溫暖和生機。
山間的槐花更是開得特別鮮潤、芳香、繁盛。
由於山間的環境幽雅,槐花似乎開得嫻靜;由於山間的空氣清新,槐花的芳香似乎更清醇濃郁;由於山間的水質純淨,槐花似乎開得更純潔;由於山間樹林的水土保持的良好,槐花似乎開得更鮮潤;由於山間的風更清爽,槐花的氣味似乎更淡雅;更由於山中的槐樹成林、成片、成叢,槐花的氣味更悠遠、濃熾;由於山中的綠色更碧翠,槐花似乎色彩更亮麗。
我喜愛山中的槐花。
雖然槐花往往只是深藏在我的記憶之中的童年;雖然槐花對我而言常常是一個久遠而奢望的夢;雖然槐花的繁華美麗注定只是一幕場景;雖然踏進喧囂的都市時常會覺得精神恍惚無依,僅有的一絲純真與熱忱一點點被剝蝕、風化;雖然心中的明日槐花已經在光陰中了無春痕,但是,我依然想著,每年的槐花季節,一定是我的春心復甦的季節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ellemayz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